沈朗一个大男孩,现在听到这样的话,竟然有些眼红,他是多么希望有这么一天,能让家里人早点团聚在一起。就是不知道这天什么时候到来。
“谢谢你,我也希望有这么一天,希望家人早点团聚。我叫沈朗,朗读的朗,我能知道你的名字吗?”
姜云竟然有点羡慕他了,她以后会有什么期望,不知道,反正肯定没有家人团聚这一项,她这辈子只想远离姜家一家人,和他们再也没有瓜葛。
“我叫姜云,姜子牙的姜,云彩的云。”
沈朗露出真诚的微笑,并给她鞠了一躬:”姜云,真的非常感谢你,我会记住你的名字的,希望以后我能有机会报答你。”
从前世的记忆中搜索沈朗的名字,却没有太多的线索,好像在从后面改革开放后,他好像是一方的首富,而在下乡的时候,貌似和这个人并没有什么交集。
姜云也不在乎这些,首富就首富,如果两人下乡的地方在同一个地方,那以后还有机会再认识,如果不是,认识也仅仅限于此了吧。
姜云礼貌的笑了笑:“没事,不用客气,大家都有难处,如果我有难处别人帮我一把,我想我也会记在心上。就这样,我走了。”
如同张晓燕一家对待自己,姜云也想把这份爱心传递下去,希望能帮到眼前的这个人。
姜云回到家的时候,姜丽正坐在客厅,好像就是等着她一样的。
“姜云,你什么时候把工作的手续办好?我什么时候可以去上班?”
姜云本来不想回答她,想了想还是回答了她,先稳住这些人,在走之前也安生一些:“你等我下乡后就去吧。不然太早了被厂里的人知道了影响不好,你说是不是?不然要被厂里的人指指点点的。”
姜丽今天出门的时候,家属院里的人已经用异样的眼神看着她了,这是以往都没有过的,她也不好分辩什么,毕竟姜云说的是事实,而且过两天自己去上班后,还得面对大家,她索性不去争辩。
姜丽无奈,现在是没有办法,反正姜云已经答应了,钱也拿走了,下乡自己也报名好了,看她还有什么翻身的余地。
“好,那你最好别耍什么花招。不然,爸妈和我会把你打死的。”
姜云冷笑:“我的好姐姐,你别动不动就要打死我,不然我再去街道找领导说说去。不对,你这样的行为,找街道领导已经是不能解决了,不行我就去报公安,说有人威胁我,要杀人灭口。”
姜丽被她这么一说,情绪立马激动起来:“姜云,你别在这瞎扯,谁威胁你了,谁要杀人了?”
姜云不依不饶:“姜丽,刚才不是你说的要和爸妈把我打死吗?这是没有人证,要是能有个记录声音的工具,把你说的话给录下来,这可就是证据了。”
今天不管是姜丽,还是姜大勇和杨美枝,都遭受了异样的眼光。
姜大勇直接被运输队的队长杨长征找去谈话:“姜大勇,听说你家二女儿和你们断亲了,这到底是怎么回事?你们是不是真的虐待你们二女儿?”
姜大勇额头上冒着冷汗,他没有想到这件事情传的这么快,还竟然传到了厂里领导那里。
“杨队长,这是哪的话,我们要是对我们二女儿不好,怎么还会供她读书到高中。你说现在有几个家庭能供孩子读到高中的。”
杨长征是杨美枝的本家,姜大勇在运输队表现的还可以,平常对外的形象是能干,人也老实,并没有什么工作失误之类的事情。
杨长征听着姜大勇的说的也有些道理,现在都没有高考了,好多孩子上到初中就开始在外面工作了,或者是下乡。
“既然事情这样了,我也不好多说什么,希望你在厂里注意一下自己的言行,别被别人抓到小辫子了。不然到时候我也保不了你的。”
姜大勇抹了抹头上的汗:“好的知道了,杨队长。”
如果没有了运输队的工作,家里的收入要减少不少,而且因为在运输队,姜大勇有时候夹带一些私货,从外地运过来,倒卖,自己也藏了不少私房钱,这也是他为什么能吸引到李二花的原因。
李二花从他这里占了不少好处,不管是吃的还是用的,还有钱。
杨美枝虽然没有领导找她,但是车间里对她的议论可不少,有的人甚至当面问她。
“美枝,你们家二女儿是抱养的吗?她为什么要和你们断亲,真的是外面说的你们对她不好?你们真的打她了?”
杨美枝很气愤:“你们的孩子难道没有动手打过吗?小孩子不听话,动手打几下多正常的,谁知道这个姑娘闹的那么大,把街道的人都叫过来要和我们断亲。我这也是被逼的没有办法,有谁知道我的苦呢?”
说着开始在那哭着抹眼泪。
李二花在边上帮腔:“你们不要听外面的人瞎说呢,美枝他们两口子对孩子可好了,你们家孩子能给供应读到高中吗?家里孩子有几个是高中毕业的?美枝家两个高中毕业的呢。”
大家想想也是,现在吃饭都困难,也没有高考了,大家都不愿意读书到高中,还不如早点出来工作呢。
“那为什么还让小女儿下乡呢,小女儿不是考上咱们纺织厂的会计了吗?下乡让没有工作的大女儿下乡好了。”
这就把李二花给问住了,反正自从姜云回到姜家,姜云就不受待见,一直都是这样,她也没有想过是什么原因。
“这,这,美枝,你说说到底怎么回事?”
杨美枝不想回答,她也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,家里就是一直偏向姜丽,难道就是因为从小没有养在身边,感情寡淡?当时姜云从乡下回来,杨美枝还想过补偿,但是看姜云一直都性情冷漠,和她也没有那么多亲昵,也不会说好听的话,但是让她做什么,她都去做,她就觉得姜云应该这样了。
“姜云能吃苦,姜丽去了乡下估计会熬不过去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