但郑红军却丝毫不体恤老婆孩子的痛苦,把她揍了一顿,以后不许她再提分家的事情。
这么多年也就没有再提过,一天一天的熬着,从媳妇熬成了婆婆,还在熬着。
没想到儿子竟然办成了这件事。
天知道梁淑英有多激动,多想分家。
她希望自己挣到的粮食都吃到自己的孩子嘴里。
她希望自己挣来的钱都花在自己的孩子身上,而不是全都贴补给了老大家。
老太太把着家里的钱,对他们母子极尽苛刻,对郑爱民母子却好的不得了。
从前她以为是因为胡大妞和胡小娥的亲戚关系,后来她又觉得是郑红军在里面推波助澜。
自己男人都不向着她,还有谁会向着她呢?
总之想分家难如登天,没想到儿子竟然办成了这件事,她不禁泪眼婆娑。
分家好,分了以后,孩子们就不用再像以前一样低人一等,在老郑家吃苦受罪,当老黄牛。
支书和治保主任也有些意外。
郑爱国说了什么?这老婆子竟然同意分家了?
村里这么多户,也就只有红军和红武这么一把年纪了还没有分家。
主要是郑红军自个儿愿意糊弄。
哪家不是孩子结婚都分出去的?
郑红军这个奇葩,自个儿都当爷爷了,还跟着老妈一起过日子,自己倒是逍遥,害得老婆孩子受苦。
郑爱玲积极的搬来凳子,大家坐在堂屋里商讨这件事。
小姑娘心里高兴的很,头上的伤都不觉得疼了。
分家好,分了以后她要努力干活,多帮家里挣钱。
支书开口道:“分家的事,要不把红武也叫回来,让他一块儿听一听吧?”
虽然郑红武在这个家里一直像是透明人一样,但这种大事应该还是要叫他吧?
郑爱国喊住了支书:“叔,不用这么麻烦,我说一下,这次分家主要是把我跟我妈和我妹妹分出去。
至于老太太、大伯和郑红军他们还是一家,所以叫不叫他也没差,老太太做主了就是。”
支书和治保主任都吃了一惊,从来没听过还有这样分家的,不要男人。
他们母子俩这是不打算管郑红军了?
也是,这样的父亲,在儿子心里还有什么信誉和用处呢?还不如没有。
胡大妞嘴上喊着:“我不同意这样分,哪有这样分家的?”
郑红军好吃懒做,干活也不行,她也不想负担这个儿子的未来。
郑爱国略带威胁的看了老太太一眼。
“您不同意的话,我只能……”
接下来的话没说完,胡小娥就赶紧拦住了他。
“同意,同意,妈,您快说同意。”胡小娥一脸恳求的看着胡大妞。
众人都有些意外的看着胡小娥,要知道她平时可不是这样的。
以前如果让她吃一点亏,那都怕不可能的,这一次怎么这么配合?
梁淑英和支书三人都猜测,应该是郑爱国拿住了她的什么把柄。
管他呢,只要能分家就行了。
“我同意还不行嘛!”胡大妞咬牙切齿的看着郑爱国。
梁淑英有些奇怪的拉拉儿子的手臂。
“真的要这样分吗?不带你爸?”会不会影响儿子的名声?
她倒不是对郑红军有什么情意,就是怕影响儿子的未来。
“妈,你就说你和爱玲要不要跟着我过日子?还是你想跟着我爸?”
“当然是跟着你。”梁淑英下意识的回答。
郑爱玲也跳起来说:“我要跟着我哥。”
她才不要跟着郑红军那个烂人。
做梦都梦到分家,没想到真的实现了。
“那就听我的安排,放心,我不会害你们。”郑爱国笃定道。
分家只是他计划的第一步,他要拿到自己应得的,接下来他会一点一点脱离老郑家。
让他们身败名裂,像阴沟里的臭老鼠一样生活,尝尝他上一世受的苦。
既然人家一家人都同意,支书和治保主任当然也没二话。
郑爱国把家里的钱匣子放到桌上。
“支书,主任,我家的钱都在这儿了,请你们公平的分配。
这些年我在家里付出的最多,挣来的钱都交给了家里,还供出了郑爱民这个大学生。
要求家里分给我一半的财产,不多吧?”
支书和治保主任都是了解他家情况的,点头道:“你这个要求还是合理的。”
说实话,郑爱国真的是一个很讲理的人,在村里大家都是对他信服的。
都说歹竹出好笋,郑红军这个不成气的爹养出了一个好儿子。
但凡找一个不讲理的人来,这钱都得分走一大半。
因为老郑家的钱都是郑爱国挣来的。
老大家郑红武除了地里能干点儿活,其他的啥也做不了。
郑红军整天就是吃喝玩乐,不乱花钱就不错了。
这个家都是靠郑爱国撑起来的。
胡大妞被胡小娥拽着最终也没说什么。
一半就一半。
虽然肉疼,但考虑到郑爱民这个出息的孙子,考虑到家里的颜面,胡大妞不得不忍气吞声。
既然说好了,那这事儿就好办了。
支书点了点匣子里的钱,一共是1120块。
分一半给郑爱国,那就是560块。
家里的房子,加上灶房和堂屋,一共有八间。
按照分一半的说法,那就是要分四间给郑爱国。
可事实上又没办法这样处理,灶房和堂屋这两间不好划分。
“这样吧,你们谁要了堂屋,就自己重新起个灶房。
谁要灶房,自己弄个堂屋。”支书出于公平起见说道。
至于其他住的房子,分三间给郑爱国。
这三间就是梁淑英和郑红军现在住的这一间,和郑爱国夫妻俩现在住的这一间,还有郑爱玲住的那间。
其实郑爱玲现在住的那间都不算是正经的房间,就是一个拐角的小屋子,之前是堆杂物的,不过是孩子大了没办法,腾出来给她将就用一用。
因为三间房连在一起,方便分配,郑爱国也不计较这点儿,同意了把这三间房分给他。
现在就是考虑堂屋和灶房的事。
胡大妞主动提出她要堂屋。
灶房随便弄点儿材料搭一搭就行了,能将就用。
堂屋面积大,也是一家的核心所在,她是必须要保住堂屋的。
于是家里的灶房就归了郑爱国三人。
刚好,灶房和他们的三间房子连在一块儿,这一排三间房加拐角的灶房都归了郑爱国一家。
这个结果他们还是挺满意的。
郑爱国心里已经想好了,他准备把房子原来的门洞封起来,把门洞统一改一个朝向,朝向背面。
这样就跟他们不在一个院子了,再自己重新垒个院墙。
房子划分好了,接下来就是家里粮食和土地的分配。
家里现在的各种粮食全部过秤,分一半给郑爱国,这个毋庸置疑。
地里的粮食,在收成后,一半归属于郑爱国家。
郑爱国为了防止胡大妞反悔,具体还说明了哪几块田地收的粮食归属于他。
这让支书把这些情况全部细化写到分家协议书上面,免得以后胡大妞扯皮。
另外家里养了两头猪,给郑爱国分一头,家里的十四只鸡,分给郑爱国七只,公母都有。
家里的农具也是一样,分一半给郑爱国。
锅碗瓢盆儿,也是一样,一家一半。
自己的私人用品还是归属于自己。
郑爱国要了煮饭的小铁锅,胡大妞要了炒菜的大铁锅。
两人分毫不让,连筷子都要清楚。
郑爱国倒也不是非要计较这些,而是不想让胡大妞占一点便宜。
搬粮食过秤的时候还受到了阻拦,胡大妞死活不肯交出粮食,守在大门口闹了一番,最后被胡小娥劝走了。
经历过苦难年代的人把粮食看的比命还重要,分走她的粮,简直就跟要她的命一样。
看着胡大妞痛苦万分,郑爱国心里就越高兴。
最后所有的物权,粮食等物都划分好了归属权,郑爱国直接把东西都搬到了自己的三间屋里。
因为梁淑英和郑爱玲的全程高度配合,这件事进行进展很快,在两个小时以内全部搞定。
郑爱玲和梁淑英看着房子里堆着满满当当的粮食和家伙事儿,还有笼子里属于自家的鸡,眉开眼笑。
没想到这么多年她没有做到的事,儿子竟然做到了。
真好呀,以后她付出的辛苦都是为了自己的小家。
支书写好清单,把匣子里的钱点出560块递给郑爱国。
写协议的时候又遇到了点麻烦。
“爱国,关于你奶和你爸以后养老的事……”怎么写?
郑爱国直接道:“我奶的两个儿子不是都在她名下嘛,自然有她两个儿子给她养老,跟我们没有关系。
至于郑红军,他心里只有郑爱民这个侄儿,以后自然有侄儿给他养老,也用不着我这个不成器的儿子。
叔,你就这么写!
大伯娘,你说是吧?我爱民哥现在出息了,应该不介意供养一直疼爱照顾他的小叔吧?
我记得你以前总跟郑红军说,他现在出钱出力,以后郑爱民会给他养老,把他接到城里享福,你应该不是骗人的吧?”
胡小娥心里骂骂咧咧,嘴上只能咬牙道:“额,我们爱民是最心善的,肯定不会忘了你爸的恩情……”
“那就对了,郑红军以后就交给爱民哥了。”
郑支书摇了摇头,写吧,没见过哪一家关系乱成这样的,但也是他们自找的,活该!
当初他就劝过郑红军要对几个孩子好一点,免得晚景凄凉,郑红军还说什么他多管闲事,现在报应不就来了吗?
分家正式落幕,胡大妞和郑爱国,梁淑英,胡小娥等人通通在分家协议上签字画押。
协议一式三份,支书保存一份,胡大妞一份,郑爱国一份,签字画押以后就正式开始生效了。
梁淑英不识字,捧着属于自家的那份分家协议,眼泪哗哗地掉。
苦熬了二十多年,她终于熬出头了。
郑爱玲也崇拜的看着哥哥,她没想到分家还能这么分,真是太解气了。
以后她只需要听母亲和哥哥的话,不用再被那个不要脸的爹控制人生。
幸福来的太突然。
分完家胡大妞气的直接回房躺下了。
她抱着自己的钱匣子难受的直掉眼泪,肉疼不已。
胡小娥只能安慰她,钱总会再赚回来的,以后爱民会赚多多的钱,孝顺她老人家。
这才让胡大妞心里有些安慰。
郑爱民现在一个月能挣六七十块,分出去这500多块其实也就是他不到一年的工资,很快就会赚回来的。
胡小娥现在也只能这样安慰自己了。
为了儿子的前途,分就分吧!
郑爱国高高兴兴的送走了支书和治保主任,把钱揣进兜里,然后进屋收拾东西。
先是给自己换了身干净衣服。
然后打包了柜子里苏清禾给孩子们准备的包被和小衣裳之类的东西。
还有几件大人的换洗衣物。
苏清禾的衣服还是从娘家带过来的那几件,她嫁给自己一年多,他连一件新衣服都没有给她添置,还害得她……
想到这里,郑爱国就羞愧难当。
等他料理完这些事,一定要给老婆孩子买新衣服,还有老妈和妹子。
又拿了家里的搪瓷盆和洗漱用品,用网兜装了背在身上,满满的一大包。
“妈,玲儿,走,跟我去镇上。
玲儿的伤要找大夫好好的处理一下,免得以后留疤。
清禾和孩子还得在卫生所住两天,妈,你替我守他们母子两天。”他还有很多事情要料理,没空一直陪在清禾身边。
把他们接回来之前,他必须把该处理的事情处理好,不让老婆孩子有任何后顾之忧。
梁淑英赶紧点头应道:“好,快走,快走。”
她迫不及待的想看看自己刚出生的小孙子和小孙女。
今天真是三喜临门。
这个家终于分了。
儿子丢失的钱找回来了,害了她一生的郑红军被抓走了。
最重要的是,她当奶奶了。
郑爱玲机灵的掏出锁,把家里放着重要东西的房门都赶紧锁上,生怕几人走后,胡大妞又把东西偷走。
郑爱国看了一眼胡大妞房屋子的方向,故意大声说:“没事儿,不用锁,谁敢动我的东西,后果自负。”
他相信胡大妞和胡小娥没这么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