疯狂文学
一个火热的小说推荐网站

第3章

晨雾中的南京城弥漫着呛人的硝烟味。

唐生智策马疾驰,身后跟着王铁柱和十余名警卫。

沿途街道上,惊慌的百姓拖家带口地向北逃难,哭喊声不绝于耳。

“让开!快让开!”

王铁柱在前方开道,马蹄踏过积水坑,溅起浑浊的水花。

转过最后一个街角,通济门的轮廓在浓烟中若隐若现。

唐生智勒住缰绳,眼前的景象让他瞳孔骤缩。

城门已经被炸开一个巨大的缺口,焦黑的砖石间横七竖八地堆叠着守军和日军的尸体。

一挺被炸歪的重机枪旁,三名国军士兵至死都保持着射击姿势,他们的身体被子弹打得千疮百孔,却依然紧握着武器。

“司令,危险!”

王铁柱突然大喊。

“咻!!轰!”

一发炮弹在二十米外爆炸,气浪掀翻了唐生智的军帽。

他翻身下马,猫着腰冲向城墙下的临时指挥所。

指挥所里,通济门守备团长张灵甫正对着电话怒吼:“我不管伤亡多少!必须夺回城门!”

这位黄埔四期的高材生左臂缠着绷带,脸上满是血污。

“张团长!”

唐生智的声音让张灵甫猛地转身。

“司令,您怎么来了?”

张灵甫惊愕地敬礼,“这里太危险!日军已经……”

“情况我都知道了。”

唐生智打断他,目光扫过作战地图,“现在缺口处有多少日军?”

“大约两个中队……”

张灵甫指着地图,“但他们占据了有利地形,我们的三次反攻都失败了。”

唐生智凑近观察,突然发现系统界面自动弹出:

【敌情预警雷达激活:检测到通济门缺口处日军机枪阵地3处,迫击炮阵地1处(坐标已标记)】

红色的标记清晰地显示在唐生智的视野中,连日军火力点的具体位置都一览无余。

“张团长,”

唐生智突然说道,“把你的预备队调上来,我有办法夺回缺口。”

张灵甫犹豫道:“可是司令,我们只剩最后一个连的预备队了……”

“执行命令!”

唐生智厉声道,“同时,让迫击炮排做好准备,听我指令开火!”

十分钟后,八十余名精锐士兵集结完毕。

唐生智亲自向他们部署战术:“看到那三个红砖堆了吗?每个后面都藏着一挺机枪。”

他指着被系统标记的位置,“第一组负责左边,第二组右边,第三组跟我直取中间。记住,冲锋时呈之字形前进!”

士兵们面面相觑,不明白司令为何如此清楚敌军部署,但军令如山,所有人齐声应道:“是!”

“迫击炮准备!放!”

随着唐生智一声令下,三发炮弹精准地落在日军迫击炮阵地,爆炸的火光映红了半边天空。

“冲锋!”

八十余名勇士如猛虎下山,按照唐生智指示的路线扑向目标。

日军显然没料到守军会如此精确地找到他们的火力点,仓促应战。

唐生智亲自带队冲向中央机枪阵地。

子弹呼啸着从他耳边擦过,打在青石板上溅起一串火花。

“手榴弹!”

三枚手榴弹同时飞出,将日军机枪阵地炸上了天。

唐生智趁机冲上前,用手枪击毙了两名企图顽抗的日军士兵。

“司令小心!”

王铁柱的警告声传来,唐生智本能地扑倒在地。

一发子弹擦着他的头皮飞过,在身后的城墙上打出一个深坑。

转头看去,一名日军军官正举着南部手枪瞄准他。

千钧一发之际,张灵甫从侧面冲来,一刺刀捅穿了那名军官的喉咙。

“司令,您没事吧?”

张灵甫扶起唐生智,声音里满是后怕。

唐生智摇摇头,看向四周。

在系统的帮助下,守军成功端掉了所有日军火力点,残余的敌人正仓皇撤退。

“追!把鬼子赶出城门!”

张灵甫举枪高呼。

“慢着!”

唐生智却拦住他,“让弟兄们巩固阵地,防止日军炮火报复。”

话音刚落,一阵密集的炮弹就落在城门附近,正是刚才日军撤退的方向。

如果守军贸然追击,必将损失惨重。

张灵甫倒吸一口凉气:“司令,您怎么知道……”

唐生智没有解释,只是拍了拍他的肩膀:“抓紧时间加固工事,日军很快就会卷土重来。”

正午时分,日军果然发动了更猛烈的进攻。

这次不仅有两个大队的步兵,还配属了四辆坦克。

“是鬼子的八九式!”

一名老兵惊恐地喊道,“我们在上海吃过它的大亏!”

守军阵地上弥漫着恐慌情绪。

这些从上海退下来的老兵,对日军的坦克有着本能的恐惧。

唐生智见状,大步走到阵地最前沿,站在一个弹药箱上高喊:“弟兄们!看清楚!这些铁王八不是无敌的!”

他指着远处的坦克,“它们的装甲最厚处只有12毫米,我们的战防炮完全能打穿!”

这番专业而精准的分析让士兵们冷静下来。

张灵甫惊讶地看着唐生智,不明白师座为何对日军装备如此了解。

【系统提示:检测到日军坦克弱点(发动机舱散热格栅),建议集中火力攻击该部位!】

唐生智立即下令:“所有战防炮和重机枪,瞄准坦克后部的散热格栅打!那是它们的命门!”

战斗再次打响。

在唐生智的精准指挥下,守军集中火力攻击坦克弱点。

很快,领头的一辆八九式冒起浓烟,瘫痪在原地。

“打得好!”

士兵们欢呼雀跃。

剩余三辆坦克见势不妙,慌忙后撤。

失去装甲掩护的日军步兵成了活靶子,在守军密集火力下伤亡惨重。

下午三时,日军不得不暂停进攻。

通济门阵地前,又多了数百具土黄色的尸体。

“司令,统计出来了。”

张灵甫拿着战报走来,“我们伤亡二百二十人,毙伤日军至少三百,击毁坦克一辆。”

唐生智点点头,脸上却没有喜色。

他知道,这样的胜利只是暂时的。

日军有源源不断的援兵和补给,而守军却是越打越少。

“张团长,”

他沉声道,“通济门就交给你了。记住,寸土必争,但不要做无谓牺牲。”

张灵甫肃然敬礼:“请司令放心,灵甫誓与阵地共存亡!”

离开通济门时,唐生智回头望了一眼。

夕阳下的城墙上,守军士兵们正在抢修工事,搬运弹药。

他们的身影被落日余晖拉得很长,仿佛一尊尊不屈的雕像。

王铁柱问道:“司令,回司令部吗?”

唐生智摇摇头:“去下关码头。我要看看撤离情况。”

就在这时,一阵熟悉的嗡鸣在脑海中响起:

【支线任务进度更新:已成功撤离平民5723人,奖励能量57%!】

【新任务触发:建立安全通道,确保撤离路线畅通!】

唐生智精神一振。

五千多人已经安全撤离,这意味着至少五千多人能逃脱即将到来的大屠杀!

“快!去下关!”

他翻身上马,眼中闪烁着希望的光芒。

……

暮色渐沉,长江水面上浮动着细碎的波光。

唐生智策马赶到下关码头时,眼前的景象让他紧绷的神经稍稍放松。

码头上,数千名百姓正有序地登船。

妇女儿童优先,老人紧随其后,青壮年男子则自觉地排在队伍末尾。

宪兵队在码头各处维持秩序,没有推搡,没有哭喊,只有低声的指引和偶尔的安抚。

“萧师长!”

唐生智翻身下马,大步走向正在指挥的宪兵副司令。

萧山令回头,见是唐生智,立刻敬礼:“司令!您怎么来了?”

“来看看撤离情况。”

唐生智环顾四周,低声问道,“现在撤了多少人?”

“算上刚登船的这批,已经超过六千人。”

萧山令压低声音,“但船只还是不够,尤其是能渡江的大船。我们只能优先送走妇女儿童和伤员。”

唐生智点点头,目光扫过码头上的人群。

他看到一名年轻母亲紧紧抱着婴儿,在宪兵的搀扶下登上一艘渔船;几名白发苍苍的老教授被学生护送上渡轮;还有不少伤兵,尽管自己行动不便,却仍坚持让平民先走。

“做得很好。”

唐生智拍了拍萧山令的肩膀,“继续按计划执行,务必保持秩序。”

萧山令犹豫了一下,低声道:“司令,有件事……我们抓到了几个想混上船的溃兵,他们声称是奉命撤退的,但拿不出任何调令。”

唐生智眼神一冷:“人呢?”

萧山令恭敬的说道:“关在码头仓库里,等您发落。”

唐生智冷哼一声:“带我去看看。”

仓库内,五名穿着国军制服的士兵被绑在木柱上,见唐生智进来,顿时脸色煞白。

“司、司令……”

其中一人结结巴巴地开口。

唐生智走到他们面前,目光如刀:“哪个部队的?”

“报、报告司令,我们是88师524团的……”

“524团?”

唐生智冷笑,“524团现在应该在中华门死守,你们怎么跑到下关来了?”

几人支支吾吾,不敢回答。

唐生智猛地一拍桌子,厉声喝道:“逃兵!临阵脱逃,按军法当如何?!”

仓库内一片死寂,只有几人的牙齿因恐惧而咯咯作响。

萧山令沉声道:“按战时军法,逃兵……枪决。”

五名逃兵听到‘枪决’二字,顿时面如土色。

“司令饶命啊!”

最年轻的那个士兵突然跪倒在地,额头重重磕在水泥地上,发出沉闷的声响,“我家还有六十岁的老母,就我一个儿子啊!”

“司令,我们不是贪生怕死!””

另一个满脸胡茬的老兵挣扎着喊道,“524团已经打光了!真的打光了!团长战死,营长战死,连长也……我们实在是……”

唐生智的手按在配枪上,指节因用力而发白。

他何尝不知道前线的惨烈?

524团确实伤亡殆尽,中华门几乎成了绞肉机。

但这些,都不能成为临阵脱逃的理由。

如果今天自己放了他们,以后人人都可以做逃兵。

“司令……..”

王铁柱在一旁欲言又止,眼中闪过一丝不忍。

唐生智深吸一口气,声音冷得像冰:“524团打光了,你们就该去找其他部队继续战斗!而不是像丧家之犬一样逃到码头来!”

“司令,求您了!”

最年轻的那个士兵爬到唐生智脚边,涕泪横流,“我娘眼睛瞎了,就靠我每月寄钱回去……我要是死了,她可怎么活啊……”

唐生智的太阳穴突突直跳。

他想起自己穿越前看的那些老照片,想起南京城破后三十万冤魂。

如果今天放过这些逃兵,明天就会有十个、百个效仿者。

到那时,谁来守城?

谁来保护那些正在撤离的百姓?

唐生智的声音沙哑而沉重,“执行军法。”

萧山令肃然敬礼:“是!”

“不!司令!司令饶命啊!”

五名逃兵撕心裂肺地哭喊起来,挣扎着想要挣脱绳索。

唐生智转身向外走去,身后传来萧山令的口令声:“预备……!”

“砰!砰!砰!”

五声枪响在仓库内回荡。

唐生智的脚步顿了一下,但没有回头。

他走出仓库,江风扑面而来,带着深秋的寒意。

“司令……”

王铁柱跟上来,声音有些发颤,“他们……”

“铁柱。”

唐生智打断他,目光望向远处正在登船的百姓,“看到那些孩子了吗?如果今天放过这些逃兵,明天谁来保护他们?”

王铁柱沉默了。

“去,告诉萧师长。”

唐生智的声音恢复了冷静,“把逃兵的下场通报全军,以儆效尤。”

“是!”

王铁柱敬了个礼,刚准备离去,就听见唐生智说道:“另外,这五个人就按烈士规格上报,给他们家里寄去抚恤金。”

王铁柱神色一愣,旋即对着唐生智敬礼,便匆匆离开。

唐生智独自站在码头边,望着滚滚长江水。

这就是战争,残酷而真实。

没有铁血纪律,就无法凝聚战斗力,就无法为百姓撤离争取更多时间。

微信阅读

评论 抢沙发

登录

找回密码

注册